七一社區        注冊

楊金海: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的核心位置

2015年11月12日08:48   來源:河南日報

原標題: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的核心位置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中,創新居於首位,意義重大。全會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全局高度,確立了創新在發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闡明了創新發展的基本思路、豐富內涵、實踐路徑等。五中全會為什麼把創新提到如此重要的位置?五中全會把“文化創新”與“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相提並論又有怎樣的深意?怎樣更好地進行文化創新?對此,我們採訪了中央編譯局秘書長、研究員楊金海。

由追隨者轉變為引領者

記者:五中全會提出,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把創新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請問如何理解創新的核心地位?

楊金海: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已持續30多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了中等國家收入水平。縱觀世界各國經濟發展歷史,這個階段如果沒有創新的引領和支撐,經濟增長就可能出現徘徊不前的情況。因此,要讓我國經濟發展越過這個坎,上一個新台階,就必須有創新驅動。大力推進創新,就成為關鍵之舉。也隻有大力創新,我們才能從世界經濟大潮的追隨者逐步變為引領者。

創新是第一推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放眼中國,創新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日益增強。但也必須清醒看到,創新理念落后、創新能力不足、創新水平不高,是造成我國經濟大而不強、快而不優的重要原因。不日新者必日退,我們要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就必須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實現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

創新是發展新引擎。“明者因時而變,智者隨事而制。”創新是戰略任務,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動力。堅持創新發展,靠創新塑造增長的新動力、打造發展的新引擎,才能推動發展方式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從依賴規模擴張轉向提高質量效益,為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實現轉型升級提供堅實支撐和強勁動力。

思想的創新是關鍵。理論的創新是先導,創新更重要的是理論的創新。理論的創新往往始於思想觀念上的突破,引發“范式”轉化,發現新的問題域﹔新問題域的解決和開發,又會開拓出全新的發展空間,形成新的發展方式。所以,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必須把解放思想、創新理念作為創新的靈魂。隻有這樣,才能動員千百萬人解放思想、開動腦筋,發揮人們的無限想象力、創造力,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創新要有世界眼光

記者:五中全會提出,“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開創對外開放新局面”。在此背景下,當務之急是要提高創新能力,而搞好文化創新需要樹立什麼樣的意識?

楊金海:要提升我國在世界經濟治理中的話語權,就必須提升創新能力。隨著我國深度融入國際社會,文化作為橋梁和紐帶的作用日益凸顯,搞好文化創新,要有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我認為應當樹立以下幾種意識:

一是要有世界眼光。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文藝工作者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發中國精神、展現中國風貌,讓外國民眾通過欣賞中國作家藝術家的作品來深化對中國的認識、增進對中國的了解。要向世界宣傳推介中國優秀文化藝術,讓國外民眾在審美過程中感受魅力,加深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和理解。”這不僅是對文藝工作者的要求,也是對所有思想文化工作者的要求。當前,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文化創新不僅要考慮中國人民自己的需要,還要考慮世界人民的需要,要順應世界文化發展的潮流。比如我們的文學藝術作品,除了要講好中國的歷史故事外,更多的要講中國當今的故事,還要用中國的和諧精神、和平理念等,講好世界的故事、人類未來的故事,回應國際社會的關切。中國文化隻有融入世界文化大潮,為其他國家和民族的人們所認知和了解,才能與世界人民一道構建起人類命運共同體。

二是要有戰略思維。文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反映,又反過來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要從戰略高度思考文化發展問題。從橫向看,要處理好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處理好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的關系﹔從縱向看,要處理好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關系。在推動文化“走出去”過程中,要提倡文化的多樣性,反對形形色色的文化中心論,既要反對西方文化中心論,也要反對東方文化中心論。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民族五千年形成的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最鮮明和最突出的特色。但是,我們不能固步自封,夜郎自大,而要努力把中國現代文化與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要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國精神、中國力量,同時,要以新的內容、新的形式、新的載體去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建立起開放包容、兼收並蓄的精神家園,推動中國和世界的文明進步事業。

三是要有爭取話語權意識。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越來越引起世界的關注。但在國際思想文化領域,我國的話語權還很小。我們的一些學科甚至淪為西方理論話語的“殖民地”和“跑馬場”。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高,迫切需要構建起與我國的大國地位相匹配、能夠融通中外的話語體系。經過30多年的創新發展,我國在哲學、經濟學、政治學等領域已經有了自己的一系列新話語、新理論,其中有很多是可以引領世界思想潮流的,但我們總結不夠、宣傳不夠。我們應當下功夫把這些思想、概念提煉出來,構建新的話語體系,並主動設置國際議題,不斷發出中國聲音,讓中國理論和話語體系逐步進入世界學術舞台,包括進入世界各國的教材體系、教學體系、研究領域、大眾文化領域等。這樣,才能夠逐步打造出科學、開放、規范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打造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話語體系,並逐步為國內外的人們所認同。

創新要表現中國精神

記者:我們注意到,五中全會把“文化創新”與“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相提並論,顯示出文化在經濟社會中的基礎性地位,請問搞好文化創新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楊金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不僅包括物質文明建設要全面,也包括精神文明建設要全面。這些年,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們的精神文明建設取得了很大成就,但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我認為做好文化創新工作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是要打造好文化載體。文化是通過有形或無形的載體得以呈現的。載體是“形”,文化是“魂”。隻有形魂兼具,文化才能靈動鮮活,才能可感可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因此,打造文化載體應當是文化創新的重要方式。例如,當前各種寺廟道觀比比皆是,不少人為燒香拜佛不惜一擲千金,但是面向社會大眾的、通俗的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文化宣傳載體還非常缺乏。我們已經有了一些道德講堂、文化廣場、農村書屋等,但隻靠這些還遠遠不能讓馬克思主義走進百姓生活。為此,我們可以借鑒傳統文化載體建設的經驗,多修建一些場館等,讓更多的人有追求信仰的地方,到那裡去瞻仰、感知先進文化,以解決信仰問題、人生問題、社會心理問題等。另外,禮儀制度也是文化的無形載體,應當把它與場館建設結合起來,通過制度的約束、儀式的洗禮,讓更多人達到精神上的升華。所以,弘揚社會主義文化,要在落細落小上下功夫。這樣,先進思想文化才能夠通過具體載體、儀式、活動等逐步滲入我們的生活,成為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從而永久發揮作用。

二是要做到軟硬實力並重。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提升,我們的基礎設施、硬件水平提升很快,但文化軟實力建設遠遠不夠。硬的物質設施與軟的文化精神互相分離的“兩張皮”現象到處可見。一方面,我們的文化建設嚴重缺乏物質載體﹔另一方面,我們的物質生產建設嚴重缺乏文化內涵。這種現象亟待糾正和扭轉。特別是在對外開放的過程中,我們的物質產品應當體現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比如我們的高速鐵路、大飛機、無人機技術等,都應當體現中國理念。五中全會提出,要豐富對外開放內涵,提高對外開放水平,要求我們的文化軟實力應當通過看得見、摸得著的硬的物質載體呈現出來。一句話,我們要逐步學會“把軟實力做硬,把硬實力做軟”,在硬實力中展現軟文化,在軟文化中依托硬實力,這樣才能真正提升我國的經濟和文化建設水平。

三是要重視文化隊伍建設。人才是創新的根本。近年來,我國對文化隊伍建設非常重視,但還需要進一步加強。以翻譯人才為例,目前復合型、“雙料型”人才還非常缺乏,成為制約我國文化“走出去”的一個瓶頸。有了解才會有理解。中國理論在世界上為什麼缺乏影響力?我們為什麼不能很好地構建起屬於自己的話語體系?對外交流人才的缺乏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當前,中國社會主義文化在世界上影響越來越大,但要想讓世界了解中國,我們應當多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不但要把國外客人請進來,更要讓我們的優秀人才走出去,特別要在培養既懂理論、又懂外語的雙向人才上下功夫。有了高水平的文化隊伍,我們的文化強國建設才能有保証。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朱書緣、謝磊)
相關專題
· 楊金海專欄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