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講話精神)

李 文:描繪世界共同發展新圖景——深入學習習近平同志關於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的重要論述

2015年05月26日08:1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描繪世界共同發展新圖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入學習習近平同志關於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的重要論述

  近年來,習近平同志深入思考新的世界形勢下國家間相處之道,在2014年11月召開的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提出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這一重要論述與他在其他場合的有關論述形成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科學概括了我國在走向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過程中正確處理自身與世界關系的成功經驗,深刻揭示了當今世界國際關系發展的規律和特征,為人類社會把握、描述和解釋發展變化中的世界圖景提供了新視角新依據,為世界文明發展探索了新道路新方向。

  時代發展特征的新揭示

  二戰結束后,國際關系的性質和面貌發生巨大改變。20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在鄧小平同志提出的不結盟、不當頭、不稱霸原則指導下,成功走上和平發展道路,為世界進入和平與發展時代作出重大貢獻,人類社會從對立、矛盾、沖突轉向和平、合作、和諧發展的新階段。伴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進程的加速,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國際格局加速調整和變革。以我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經濟持續增長,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強勁動力﹔世界上主要國家充分認識到避免沖突和對抗,走相互尊重、合作共贏之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人類社會規避大規模相互殺戮風險的能力顯著提升。

  新時代需要新智慧,新變化產生新思想。以“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為核心內容的新型國際關系理論,是習近平同志通過對二戰結束以來世界發展的性質、原因和趨勢,尤其是世界格局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的觀察和分析作出的新判斷、新闡釋、新預見,是對世界各國和各國人民推進和平與發展這一崇高事業所取得實踐經驗的科學概括和理性升華。新型國際關系理論的誕生,標志著今日人類社會對自身歷史的把握、現實世界的認識和未來發展的探索達到了一個新高度,它所具有的重大意義將隨著時間推移而日益顯現。

  近年來,在以往相當長一個時期影響廣泛的西方國際關系理論趨於僵化和保守,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雖然對思想創新的重要意義有所認識,但缺少重大建樹,國際關系理論創新與現實發展需要之間的矛盾日顯突出。習近平同志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代表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和願望,在世界舞台發出與不斷增長的經濟實力和不斷提升的國際地位相匹配的聲音,給陷入沉寂停滯狀態的國際關系思想理論界帶來新的活力與生機。

  對現有理論的超越與發展

  在新形勢下,西方學者也力圖有所作為。新現實主義一派提出“霸權穩定論”,主張打造一個無所不能的超級大國來統領國際事務﹔自由主義一派提出“全球治理論”,主張各國弱化主權,制定共同的規則來管理世界﹔建構主義一派拋出“普世價值論”,主張推廣某種自認為先進的價值觀和社會制度來一統天下。但這些“新學說”在解釋復雜而深刻變化的世界時捉襟見肘,在指導現實社會實踐時表現出嚴重的局限性,甚至成為世界局部地區和少數國家社會失序、政治動蕩的思想根源。

  新型國際關系理論超越現有理論框架,主張決定人類社會穩定和發展的因素不在於以對立和對抗為出發點的權力制衡,而在於以和平與發展為出發點的合作與共贏。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地球村不再是你死我活、我贏你輸的角斗場,而成為所有國家風雨同舟的命運共同體﹔全球范圍內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發展安全和可持續安全程度的明顯提升,為各國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絕大多數國家成為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的參與者、完善者和創新者,已有國際規則、合作機制與適應發展需要產生的新規則和新合作框架之間不再相互排斥和抵觸,而是兼容共生、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國家不分大小強弱平等相待,發展中國家尊重已經在發展上取得突出成就的國家,發達國家則應客觀理性看待別國發展壯大及其政策理念,避免新興大國與守成大國走向沖突對抗的老路﹔倡導建設摒棄對立、對抗因素,更具有超越性、平等性、和平性、包容性和建設性的伙伴關系。

  習近平同志指出:“正如一棵大樹上沒有完全一樣的兩片樹葉一樣,天下沒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經驗,也沒有一成不變的發展模式。”新型國際關系理論打破西方“自由民主”價值和社會制度是世界所有國家唯一正確選擇的神話,認可和包容世界本身的多元性和多樣性,堅持國際社會應尊重各國根據國情對發展道路和社會制度的選擇,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新的國際關系格局趨於求同存異、聚同化異,將世界多樣性和各國差異性、復雜性轉化為發展活力和動力,引導不同文明、不同發展道路和社會制度共同參與、共同發展。

  新型國際關系理論重視培育理想信念,將公平正義的重要性提升到一個新的歷史高度,主張世界各國和各國人民應攜手並肩、共同推動國際體系和國際秩序向著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發展,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和國際治理法治化,尤其是維護好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正當權益﹔主張國際政治應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樹道義﹔強調以民為本,突出人民主體地位,致力於打造一個不但物質富裕而且有理想信念的世界,讓世界各國人民不但能共享發展成果、過上更加寬裕的生活,而且能共享安全保障、過上避免恐懼的生活,能共享尊嚴、過上更富精神內涵的生活。

  增強道路、理論和制度自信

  新型國際關系理論包含深刻的發展道理,具有清晰的歷史邏輯,寄托著愛好和平人民的共同向往。可以預期,隨著新興大國和發展中國家國際地位不斷上升,這一理論將以其強大的解釋力、預測力和影響力在國際關系思想理論領域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促使發展中國家主要用西方學說和標准詮釋本土經驗和世界發展的時代成為歷史。它的不斷豐富和發展,將有力改變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多數情況下表現出的主動與被動、支配與被支配關系。

  新型國際關系理論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通過對自身發展經驗、對融入世界切身體會的總結而發出的時代強音。在過去一個時期,雖然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在世界經濟中的權重顯著加大,但由於在理論創新方面未能實現同步,導致其在國際社會一直未能獲得相應的地位和話語權,在精神資源配置中處於不利地位,限制和束縛了其設定國際規則和決定政治議題的機會和能力。新型國際關系理論給新興大國和發展中國家提供了精神指導,肯定和証明了他們的存在價值,增強了他們維護自身利益訴求的合理性與合法性,有利於他們增強對自身道路和制度選擇的自信。

  新型國際關系理論是現階段我國為世界貢獻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最重要的社會主義國家和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國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世界經濟發展的貢獻越來越大,2010年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與經濟發展貢獻相適應,我國應及時提出具有強大生命力的理論學說,在真正成為世界級大國的同時貢獻思想理論智慧。新型國際關系理論凝聚中國經驗,詮釋中國故事,彰顯中國氣派,充分表明我國有能力推出新的思想體系,有能力參與世界知識體系的建構與革新。

  新型國際關系理論引導、規范和塑造中國人民觀察現實和解決現實問題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新時期中國人民共同的價值理念和價值追求。我國發展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沒有跟在西方國家后面亦步亦趨,而是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正如新加坡政要李光耀生前所說的那樣:“中國是按照自己的方式被世界接受的,而非作為西方社會的榮譽成員。這種接受本身就為我們這個世界求同存異、共同發展提供了一個成功范例。”在堅持走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之路方面,中國創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目的不是削弱、挑戰和替代既有多邊金融機構,而是與這些機構互補共進、協調發展﹔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建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突出開放性、包容性、多元性特點,目的同樣是在現有地區合作機制和倡議基礎上,推動沿線國家實現發展戰略相互對接、優勢互補。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