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

李捷:鄧小平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貢獻

求是雜志社社長 李 捷

2014年08月29日07:5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鄧小平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貢獻(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

鄧小平同志為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的歷史貢獻,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沖破“左”的指導思想的長期羈絆,依靠實事求是和改革開放這兩大動力,不斷推動實踐創新,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確道路。“文化大革命”結束后不久,最為突出的思想羈絆就是“兩個凡是”。鄧小平通過支持真理標准大討論,沖破了“兩個凡是”的禁錮和壓制,重新恢復了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當時還有一個障礙,就是“以階級斗爭為綱”。通過真理標准大討論和大規模平反冤假錯案,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我們黨果斷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由此端正了黨的政治路線。再有一個障礙,就是對於社會主義的認識還受傳統觀念的束縛。鄧小平強調,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平均主義大鍋飯不是社會主義,要鼓勵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通過先富帶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等等。總之,鄧小平依靠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激發出來的思想理論動力,依靠改革開放激發出來的社會生產力和社會活力,沖破了“左”的指導思想的長期羈絆,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創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第一個成果——鄧小平理論。鄧小平把自己稱為“實事求是派”,以此表達既反“左”又防止右、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確方向的堅強決心。他抓住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深刻揭示了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此基礎上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的本質,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鄧小平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國這樣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創立了鄧小平理論。

科學判斷時代主題和時代特征,開啟了沿著和平發展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歷程。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整個國際局勢發生了重大變化,中國與世界的關系也在悄然間進行著重大調整。鄧小平經過反復研究和慎重觀察,於80年代中期提出關於時代主題的判斷,即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問題。形成這一重大判斷,既為黨和國家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奠定了重要基礎,也為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指明了方向。

科學總結現代化建設的經驗教訓,通過規劃現代化建設總目標和“三步走”發展戰略,開啟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歷程。實現現代化,是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夢寐以求的目標。但長期以來,存在著現代化標准過高、要求過急的問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在謀劃改革開放的同時,也在考慮對現代化目標和步驟作適當調整。1984年,鄧小平對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說:“我們提出的到本世紀末翻兩番的目標能不能實現,會不會落空?從提出到現在,五年過去了。從這五年看起來,這個目標不會落空。翻兩番,國民生產總值人均達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紀末在中國建立一個小康社會。這個小康社會,叫做中國式的現代化。翻兩番、小康社會、中國式的現代化,這些都是我們的新概念。”這些新概念和“三步走”發展戰略,是鄧小平對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獨特貢獻。

強調黨要管黨,全面加強執政黨建設。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不僅掀開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篇章,也掀開了全面加強執政黨建設的新篇章。這個新,首先新在形成了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這個新,還新在形成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這個新,還新在賦予執政黨建設新要求: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努力改善黨的領導,聚精會神抓黨的建設。這個新,還新在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條件下,繼續強調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和實事求是不動搖。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