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與代表、專家對話

特別關注:用改革保障糧食安全(圖)

記者 高雲才 馮 華

2014年03月05日08:1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用改革保障糧食安全(兩會e客廳)

  攝影:黃玉琦

  “要處理好龍頭企業和農民的利益關系,應該是企業帶領農民而不是代替農民。”

  “全國農村的集體資產,不包括資源性資產還有22000多億元,要盡快推動股份化改革,把產權量化到農戶,通過市場化運作使其保值增值。”

  ——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

  “標准化生產散戶做起來很難,但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來說,就可以從嚴管控。”

  ——湖北種糧大戶譚倫蔚代表

  “農村金融搞不好,不利於實現農業現代化。”

  ——中國社科院農發所研究員黨國英

  在工業化和城鎮化快速推進的背景下,如何保障國家的糧食安全?如何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如何推進農村改革?兩會前夕,“兩會e客廳”邀請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左一)、湖北種糧大戶譚倫蔚代表(左三)、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黨國英(左二)共話“三農”熱點,訪談由本報記者馮華(左四)主持。

  糧食不穩影響改革推進

  主持人:咱們國家糧食已經連續10年增產,為什麼還要把糧食安全作為首要戰略?

  陳曉華:我國是十幾億人口的大國,解決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要穩住經濟增長的底線,守住物價漲幅的上限,不容農業有大的波動和閃失。如果糧食和農業穩不住,不僅影響經濟發展的大局,而且影響各項改革措施的推進。

  主持人:當前農村面臨“明天誰來種地”的問題,譚倫蔚代表對此怎麼看?

  譚倫蔚:我認為應對這個問題,關鍵是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但是像我這樣的種糧大戶,在經營中遇到幾個難題:一是人才難留住,二是貸款融資難,三是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跟不上。不知道農業部有什麼解決辦法?

  陳曉華:首先是補貼政策要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規模經營戶傾斜,讓真正種糧的農民得到更多好處。第二是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關鍵是提高質量、規范運行,更好地發揮輻射帶動作用。第三是引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也要處理好企業和農民的利益關系,應該是企業帶領農民而不是代替農民。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