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改革開放歷史上的三中全會

——訪中央黨校黨史部主任柳建輝

記者 張婷 戴菁

2014年02月24日09:17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改革開放歷史上的三中全會

編者按:從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起,黨的歷屆三中全會都以改革開放為主旋律,推出一個個事關全局的重大改革舉措和戰略決策。所以,“三中全會”作為一個專有政治語匯,幾乎成了中國改革開放的代名詞。就歷屆三中全會都貫穿了一個至今不變的主題即“改革”這一話題,記者採訪了中央黨校黨史部主任柳建輝。

記者:回首中國這30多年的改革歷程,每一屆三中全會都是非常重要的歷史節點,請您先簡要解讀一下歷屆三中全會的主題詞和關鍵詞。

柳建輝:我們從每次三中全會的主題和關鍵詞,就可概要地看出改革開放的發展脈絡和逐步展開深入的歷史線索以及中國共產黨在治國理政中的重大決策和舉措。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題和關鍵詞是“工作重點”“轉移”“改革”“開放”等,盡管“開放”這個詞在全會公報中還沒有使用,但強調改革開放的基本精神很明確。所以,人們才說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它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歷史的新時期。從那以后,歷屆三中全會的議題都聚焦於如何深化和推動改革開放,大的主題始終沒變,隻不過涉及的改革領域不完全相同而已。

1984年10月的十二屆三中全會,研究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問題,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它的主題和關鍵詞,集中起來就是“有計劃的商品經濟”,使“商品經濟”這個詞第一次寫入黨的全會文件。1988年9月的十三屆三中全會,確定把1989年和1990年兩年改革和建設的重點突出地放到治理經濟環境和整頓經濟秩序上,它的主題和關鍵詞是“治理整頓”。1993年11月的十四屆三中全會更加重要,是中國改革開放史上的一次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要會議。全會在黨的歷史上第一次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勾畫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它的主題和關鍵詞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資源配置”等。1998年10月十五屆三中全會,主題是農村改革。會議總結農村改革20年的基本經驗,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關鍵詞是“家庭承包”“統分結合”等。2003年10月十六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主題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問題,關鍵詞是“完善”“統籌”“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觀”。經過十二屆三中全會、十四屆三中全會,到十六屆三中全會,這三次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文件,使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理論和實踐逐步發展、深化,是很重要的。2008年10月十七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主題和關鍵詞是“農村改革創新”“新農村建設”“現代農業”“經營權流轉”等。

以上這七次三中全會都是研究部署宏觀領域或某一方面的重大改革,都是以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核心的。所以,我們才說它們都是我國改革開放史上非常重要的歷史節點。而十八屆三中全會就是中國共產黨在上述三中全會和十八大精神的基礎上,面向新的世紀和新的歷史起點,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造福人類社會的高度,所召開的一次中外矚目、國人期盼,在宏觀領域和頂層設計方面通過加強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以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為目的的又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要會議。

相關新聞


賀雪峰: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涉農條款解讀

俞可平解讀十八屆三中全會后的社會建設:從管理到治理代表理念創新

十八屆三中全會后頂層設計逐步落實(圖)

聚焦: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最深刻的10個新提法

辜勝阻:十八屆三中全會后“改革開放再出發”

十八屆三中全會后央企負責人怎麼考核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