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

顏曉峰:改革須勇於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回應質疑

2013年11月15日10:19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國防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所研究員顏曉峰在人民網訪談(資料圖)

人民網北京11月15日電 (萬鵬)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5年來,改革開放是一以貫之、始終不變的主題,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十八屆三中全會是改革開放歷史的一個新的裡程碑。圍繞全會的重要意義以及如何進一步深化改革,國防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所顏曉峰研究員在接受本網記者專訪中指出,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部署,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國防、黨建等領域推進全方位的體制改革和制度建設,必將把中國改革開放帶入新的歷史階段、推上新的歷史高度。

記 者: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后,習近平總書記11月13日在黨外人士座談會上深刻指出:“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會產生,制度總是需要不斷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我們應當怎樣理解總書記提到的改革“不可能一勞永逸”,改革進程中面臨的問題應如何解決

顏曉峰:我們黨高舉起全面深化改革的旗幟,引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不移走改革開放的強國之路。面對十分復雜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領導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我們黨清醒認識到,35年來中華民族面貌發生巨大歷史性變化靠的就是改革開放,我國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依靠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改革開放中產生,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發展壯大。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也不會有中國更加美好的未來。十八屆三中全會宣示全面深化改革表明,全面深化改革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

雖然我國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就,但改革開放歷史任務遠未完成,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形成的新的體制性機制性結構性矛盾正在凸顯,需要繼續新的改革,需要把改革引向深入。人民群眾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支持者,同時,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帶來的社會利益不平衡,促使著人民群眾呼喚全面深化改革,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部署,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國防、黨建等領域推進全方位的體制改革和制度建設,必將把中國改革開放帶入新的歷史階段、推上新的歷史高度。

35年前啟動的中國改革開放,一個重要動因就是適應世界新科技革命以及由此引發的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時代潮流,讓中國走進世界,讓世界走進中國。進入新世紀第二個10年,世界經濟仍然處於深度調整期,既有復蘇跡象,也面臨基礎不穩、動力不足、速度不均的問題。面對世界經濟形勢帶來的新挑戰,無論是發達經濟體還是發展中經濟體,都在努力尋求新的增長動力。習近平同志明確指出,增長動力隻能從改革中來,從調整中來,從創新中來。中國經濟已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正在進行深刻的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這就要不斷爬坡過坎、攻堅克難。這必然伴隨調整的陣痛、成長的煩惱,但這些都是值得付出的代價。全面深化改革是支撐中國經濟發展的內生因素,隻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不落入所謂中等收入國家陷阱。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正是應對世界經濟形勢帶來的新挑戰、努力尋求新的增長動力的迫切要求。

記 者:十八屆三中全會鮮明地提出“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您怎樣看待改革進程中的“三個解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新一輪改革中將如何完善

顏曉峰:十八屆三中全會聚焦全面深化改革,是由於我國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攻堅期表明改革的難度加大,深水區表明改革的風險加大。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就是思想解放、觀念更新的過程,時至今日,仍然有些人質疑改革開放,認為改革開放“改過了頭”,“背離了社會主義方向”,是“中國特色資本主義”,所以必須勇於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改革開放是利益關系的重塑,30多年來形成了新的利益格局,有的成為固化利益,不利於生產力的發展和人民的利益要求,所以必須勇於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改革就是生產關系、上層建筑的變革,改變革除某些落后的經濟社會關系及其制度形式。當前,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是發展的嚴重阻礙,所以必須攻克體制機制上的頑瘴痼疾。十八屆三中全會鮮明地提出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三個解放”是銳意進取、攻堅克難的強大動力。

十八屆三中全會制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以改革開放的歷史成就為基礎,以改革發展的時代要求為根據,以改革全局的整體聯系為經緯,以深化改革的內在規律為准則,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順利進行和取得成功,確立了總方向、總原則、總標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創新。這一總目標抓住了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根本問題。這是因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和諧社會、生態文明,進而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全方位、立體式的建設和發展。這就要求我們的改革總目標,不能僅僅是經濟領域或某個領域的改革,不能僅僅是各個領域改革具體目標之和,而是要在統領全局、把握大勢、找准樞紐的層面上,提煉出具有新的時代特征、反映當代中國發展要求的總目標。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特色鮮明、富有效率,但還不是盡善盡美、成熟定型的,需要不斷完善。當代中國,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必須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因此,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緊緊圍繞制度與治理的完善發展,具有全局性、本質性、時代性。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戰略部署,堅定不移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我國改革開放必將譜寫新的輝煌篇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將登上新的歷史高峰。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顏曉峰專欄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熱帖排行